概念

  
  偷越国(边)境罪,是指违反出入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行为。
  

构成要件

  
  暂未收录相关数据!
  

认定

  
  本罪与叛逃罪的界限
  1、犯罪主体不同。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而叛逃罪的犯罪主体则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仅包括在国家机关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还包括国家机关内的非从事公务的人员。
  2、犯罪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偷越国(边)境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偷越国(边)境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会给国家对国(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造成破坏,而仍然希望这一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而叛逃罪直接故意的内容是,行为人明知自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应叛逃,而仍然故意为之。
  3、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不同。偷越国(边)境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的行为;叛逃罪在客观方而则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处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4、犯罪客体不同。偷越国(边)境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国(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而叛逃罪侵犯的客体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
  偷越国(边)境罪与军人叛逃罪的界限
  1、犯罪主体不同。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无论中国公民、外国人还是无国籍人均可成为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主体;而军人叛逃罪的犯罪主体则只能是现役军人。
  2、犯罪客观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偷越国(边)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行为;而军人叛逃罪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
  3、犯罪侵犯的客体不同。偷越国(边)境罪侵犯的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都是国家对国(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而军人叛逃罪侵犯的同类客体是我国的军事利益,直接客体是国家的国防安全和军人永不叛国的职责。
  

立案标准

  
  1、偷越国(边)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侦查:
  (1)偷越国(边)境3次以上、屡教不改的;
  (2)实施违法行为后偷越国(边)境的;
  (3)在偷越国(边)境时对热潮人员施以暴力、威胁手段的;
  (4)造成重大涉外事件和恶劣影响的;
  (5)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2、偷越国(边)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为重大案件:
  (1)为逃避刑罚偷越国(边)境的;
  (2)以走私/贩毒等犯罪为目的偷越国(边)境的;
  (3)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量刑标准

  
  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为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恐怖活动培训或者实施恐怖活动,偷越国(边)境的,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司法解释

  
  [刑法条文]
  第三百二十二条 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为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恐怖活动培训或者实施恐怖活动,偷越国(边)境的,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关刑事规章]
  公安部{关于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案件立案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2000.3.31 公通字[2000]30号)
  一、立案标准
  (六)偷越国(边)境案
  1、偷越国(边)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侦查:
  (1)偷越国(边)境3次以上、屡教不改的;
  (2)实施违法行为后偷越国(边)境的;
  (3)在偷越国(边)境时对热潮人员施以暴力、威胁手段的;
  (4)造成重大涉外事件和恶劣影响的;
  (5)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2、偷越国(边)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为重大案件:
  (1)为逃避刑罚偷越国(边)境的;
  (2)以走私/贩毒等犯罪为目的偷越国(边)境的;
  (3)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相关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二)
  (2016年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82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8月2日起施行 法释〔2016〕17号)
  为正确审理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相关案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结合审判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当事人因船舶碰撞、海洋污染等事故受到损害,请求侵权人赔偿渔船、渔具、渔货损失以及收入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当事人违反渔业法第二十三条,未取得捕捞许可证从事海上捕捞作业,依照前款规定主张收入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条 人民法院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发现违法行为,需要有关单位对其依法处理的,应及时向相关单位提出司法建议,必要时可以抄送该单位的上级机关或者主管部门。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刑事侦查部门处理。
  第三条 违反我国国(边)境管理法规,非法进入我国领海,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经驱赶拒不离开的;
  (二)被驱离后又非法进入我国领海的;
  (三)因非法进入我国领海被行政处罚或者被刑事处罚后,一年内又非法进入我国领海的;
  (四)非法进入我国领海从事捕捞水产品等活动,尚不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等犯罪的;
  (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法律意见

  被逮捕前可以做什么
  (一)【自首】建议尽快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且如实供述自己的行为。自首是法定的可以减轻或者从轻处罚的,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二)【积极配合】应当配合相关机关,如实回答案件相关问题,且不袒护他人,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可以拒绝回答。
  (三)【坦白案情】 在交代案情时,行为人可以说明案件发生后采取了哪些积极措施去挽回被害人的损失。
  (四)【诉讼权利】若有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提出控告的权利。
  被公安机关逮捕后可以做什么
  (一)【程序合法】如果被采取强制措施(如:拘留、逮捕等)超过法定期限(拘留最长不得超过37天、逮捕后被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的,可以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二)【刑事会见】如果在侦查阶段,那么仅有律师能够进行会见,所以可以在侦查阶段便委托律师介入,了解清楚案情,弄清楚违反的法律法规,避免因为不了解程序和法律法规而造成更坏的后果。
  (三)【取保候审】如果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的孩子的,那么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庭审阶段
  (一) 【回避】如果发现参与审理的法官、书记员、陪审员和案件有关系,那么可以提出申请,让他们回避。
  (二) 【诉讼权利/人格权】对于司法工作人员侵犯其合法的诉讼权利(如自由辩论的权利)和有人身侮辱的行为,可以向法庭提出控告。
  (三) 【质证权利】参与法庭审理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和证据。
  (四) 【质证环节】对于未到庭的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的内容,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
  (五) 【自我辩护权利的行使】有权参与法庭辩论,并进行最后陈述。
  (六) 【遵守庭审规则】在参与庭审的过程中,要遵守法庭规则,对司法人员依法进行的诉讼活动给予配合。
  
  【律师介入】案情过于复杂或者自己难以应付的,行为人可以委托律师代为处理,经济状况不允许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辩护词
暂无数据
案例
暂无数据
北京免费咨询
相关法律条例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更新于2022-10-09
其他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令第5号《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已经...

襄樊市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法

更新于2022-10-09
其他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信息化建设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更新于2022-05-31
保险理赔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1995年6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

食盐专营办法

更新于2022-10-07
行政许可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食盐生产第三章食盐...

公安机关鉴定规则全文

更新于2022-10-07
其他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鉴定人的权利与义务第三...

沈阳市湿地保护条例

更新于2022-10-08
其他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湿地管理第三章湿地保...

看更多法律条例